新闻中心

亿万中国人对牛奶的选择常温还是低温伊利还是蒙牛

 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过去平均身高堪忧的日本,也曾发出过类似的口号,“一杯牛奶,强壮一个民族。”无论怎样,比起1.5米的时候,他们确实变高了。

  今年,总理在会议上也重点强调过,“奶业是健康中国、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。必须快速推进奶业振兴,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。有关部门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,切实解决这一民生痛点。”

  无论一句广告词有多么夸张,而那些打着“仗义”旗号,发表着“都是厂家的骗局,钱都进了厂家口袋里”言论的各位,是不是真的过于敏感或者咬文嚼字了。

  国家始终关心着乳业强健国民之路,落实到每个家庭,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控制好一个度,科学适量的摄入乳制品,强健中国人就不会是一句空话,带来的也不单单是一次买卖。

  在我国,目前一、二线城市仍是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区,三、四线城市正处于乳制品消费习惯培育阶段。相信随我国城镇化率的稳健提升,将有更多的低线城镇家庭,会走上了追求营养与健康的道路,养成日常喝牛奶的习惯。

  关于乳制品,我们逐渐有了慢慢的变多的选择余地,那么常温奶和低温奶,大家又是如何明智的选择的呢?实际上,关于常温产品还是低温产品的选择,各国表现并不一致。

  在最近的15年里,日本对于乳制品的选择中,低温产品占比异常大,一度超过总体量的95%。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美国,乳制品中的低温奶作为基础消费品,消费占比超过80%,同样占绝对主导地位。而欧洲各国对于乳制品消费却表现的相对分化,在德国常温奶和低温奶的消费量基本持平,法国则更偏向于常温奶,英国却以低温奶为主。

 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,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自然与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,除此以外,牧场运输条件和当地乳制品企业的发展规划,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  同样的选择放在我国,目前来看,仍是以常温奶为主,作为低温奶的大户光明,其市场占有率最高,却也仅为14%。其中,影响低温奶大范围推广的主要担忧来源于冷链运输规模不经济,以及短保产品新鲜度所带来的所耗。

  如此看来,低温产品较之常温产品,对于市场的硬性要求更高,需要冷链辐射运输,需要配备终端分布密集冰柜,需要有稳定客流量,等等。依据以上要求,一二线城市有望成为低温奶的试水首选区域。

  无论是从营收规模、利润水准,还是从品牌影响力、渠道建设、供应链管理等角度来分析,伊利和蒙牛绝对是国内乳制品“双雄”,并且两家公司已双双跻身全球乳业十强。

  根据尼尔森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截至到今年上半年,伊利和蒙牛在常温液态奶市场中市占率分别为36.7%,28.2%。而在低温领域,蒙牛低温酸奶占比约为32.5%,伊利却不足20%。如此看来,两家实际上并没有拉开多大的差距,未来在多方面的竞争仍旧持续,而各领域战场又将具备哪一些特点呢?

  通过对国外乳制品终端零售数据来进行研究可知,对于常温奶而言,发现贴牌产品具备绝对垄断优势,而低温酸奶品牌效用则相对明显,低温巴氏奶品牌集中度不及常温奶,更受制于零售终端能力是不是强势等影响。

  以常温奶的发源地法国和德国为例,在市场中,所占份额最大的都是贴牌生产商,占比分别高度41.8%和77.7%,也就是说实际上各大零售商的贴牌产品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,而最大的品牌商占比仅为20%左右,渠道零售商的强势才是决定贴牌商品市场份额大小的关键。

  从低温奶消费量占比占据绝对优势的日本和美国可以看到,低温巴氏奶因为本身产品特性不同,品牌的市占率表现分散。在日本,单品牌份额最大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明治和雪印,市占率分别为16%和12%,且在最近10年里的变化都不大。而美国市场则与法德市场相似,仍旧是渠道为王,品牌低温巴氏奶占比不足13%,零售商贴牌的市占率却超过55%。对于短保的低温巴氏奶来说,冷链运输供应链的要求极高,因此会出现强势的线下零售终端贴牌产品占比较高的现象。

  根据欧睿的数据,2017年牛奶饮品/常温牛奶/巴氏奶/酸牛奶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0.6%/29.9%/9.3%/40.2%,若粗略剔除掉酸奶里面占比最大的常温产品安慕希、纯甄和莫斯利安,归类至常温产品,则在国内乳制品市场中,常温产品比重超80%,占据绝对的主导。而常温产品中,伊利、蒙牛的市占率合计近65%,并且逐年提升,双寡头地位愈发牢固。而低温方面,巴氏奶品类受制于牧场奶源,工厂就近、终端冷柜配置以及物流成本效益的原因,市占率靠前依然是老牌地方乳企,而蒙牛凭借达能和君乐宝的低温产品技术以及渠道占有,在低温酸奶品类占据32%的市场占有率,排名第一。

  对于未来,无论是伊利还是蒙牛,都会有自己的规划,据业内人士消息,今年开始,基本不会再出现利用大幅促销,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来抢占市场占有率。

  2019年,伊利在延续做好渠道下沉以外,还会仰仗于高端商品铺设带来内生增长,以及抢占中小企业份额后拓展外生增长。今年1月新上市的植物蛋白饮料“植选”,目前尚在消费的人市场培育中,未来也不排除还会继续尝试功能性饮料的开发,力求探索乳业和饮料渠道的协同,做到更全面的品类拓展。除此以外,伊利还有意借助收购国外乳业的机会,可以有进军东南亚、南亚等海外市场的机会。

  而对于蒙牛来说,同样离不开对于渠道的深耕下沉,另外会继续看好常温酸奶市场,旗下的纯甄、真果粒和Zuo 酸奶实际在今年上半年都有不错的收入增速。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,8月份蒙牛将“Zuo 酸奶”的销售经营渠道从现代渠道转至电商。在低温奶领域,蒙牛已在河马及全家试水巴氏奶产业,借助终端出色的冷链物流能力及背靠大牧场的丰富原奶资源,将有助其巴氏奶的推广。

  可以看出,伊利与蒙牛的未来发展,有一些不同的地方,作为消费者的你,更看好哪一家的发展,买牛奶时又会以哪一家作为首选呢,伊利还是蒙牛,又或者是另外的品牌呢?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枪击特朗普嫌犯手机被破解!细节曝光:无犯罪记录和精神病史,枪是借父亲的,高中曾想加入步枪队未被选中

  中国为何要禁枪?1993年湖南2村械斗堪比战争,5000人混战34小时

  与中坚力量共成长,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

  今日热点:《偶像运动会》MC阵容公开;于文文退出我家那闺女录制......

 
地址: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华路    服务电话:0872-2335866
传真:0872-2335808    邮箱:/
竞技宝官网电脑版版权所有©2018-2023
滇公网安备53290102000372号 滇ICP备12002676号